其实,早在包豪斯时期就有过“预科”的概念。校长格罗佩斯晚年经常反思一个问题:包豪斯最宝贵的教育经验是什么?他认为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独创性和创新意识。在他的《包豪斯的观念和结构》一书中阐述过“预科”的教育思想:“要求学生自觉地摈弃对任何一种固定的风格流派的模仿。学生的任务仅限于观察和描绘形式和内容的吻合。预科的目的在于揭示学生个人的潜能,并按照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它们。问题不在于某个人天赋的高低,而在于各个人在节奏、明暗、色彩、材料性质等方面不同的擅长。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学生最有特色的能力,同时均衡发展他的其他能力。预科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而且也是教师展示创造力的场所,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个性。”尽管包豪斯教师们的艺术风格很不一样,然而他们都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创作方法,而是让学生探索个人的道路;不是把某种风格强加于人,而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包豪斯教师的康定斯基说得最为明了:“学校的任务在于指明道路,提供手段,而目的和最终决定的寻求是艺术个性的任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