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立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 形态创造能力是工业设计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因此,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工业设计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的方法和手段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的观念一直在变化。比如通过学习绘画和图案,在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过程中,在头脑中建立起“形”的概念,这对正确把握形体和描绘形体有很大帮助。所以国内在招收艺术类工业设计学生时还保留考绘画能力作为录取的标准;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设计教学中,尤其在表现手段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但在如何培养创造形态的能力上,我国的设计教育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工作要做。
立体设计课程作业展示:
富有个性的纸筒
课题提示及要求: 1, 用切开、弯曲、折叠等手段来改造纸筒的表面,使纸筒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2, 设计中所涉及到“形”的大小、长短、方向等因素,这些因素不存在绝对的标准,因为每一个形态单元都是受视觉环境和正在形成的内部关系所影响,创作时要在直觉和判断力的引导下逐步成型。 3,本课题的关键是锻炼直觉判断能力,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找到产生形态的机会。避免事先想一个“形”再制作出来,其结果往往是概念的、程式化和缺乏想象力的。 材料:白卡纸和黑卡纸。(限定材料) 数量:草稿10个,选择其中4个作正稿。 尺寸:纸筒高180,直径50(白卡纸展开尺寸:180×170) ;底盘尺寸400×200×20(黑卡纸)。
多面体
课题提示及要求:
层面构成体
课题提示及要求: 1, 音乐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以节拍的规律性变化,产生高低、强弱、长短的节奏运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对韵律和节奏的运用在视觉艺术中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2, 本课题要求用一定数量的板材,按比例有秩序的排列组合成一个节奏构成体; 3,首先要确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基本形作为端面,然后确定排列的形式,如:发射、渐变、重复等,使之产生一个具有丰富曲面、节奏感的立体形态。 材料:KT板、厚纸板、金属板、木板、石膏板等。 尺寸:底盘尺寸400×400×20(黑卡),构成体尺寸自定,但要与底盘尺寸相协调。
材料体验
课题提示及要求: 1,当代艺术中,现成品的物质置换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语法,成为反讽、挪揄、调侃的绝佳语意材料。面对不同的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并置对比,会引发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理与情感反映,而作品中的材料同时也会变成“思考”的材料。 2,选择一种废弃物或现成材料,使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特性,创制出带有表情的肌理造型。 3,设计手段:a,采用减法改变材料的肌理;b,散形(细碎)材料的二次造型;c,自己制作材料。 材料建议:金属、纺织品、自然材料、人工材料、实物等。 底盘尺寸:400x400x20。
分割与重构
课题提示及要求: 1,所谓分割就是将一个整体形态分成独立的几个部分;重构则是将几个独立的形态重新构建成一个整体; 2,根据分割与重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打开能呈现内部奇异形态,合拢又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可开启的形态; 3,设计手段:a、利用加法对形态进行重构;b、利用减法对形态进行切割造型。 4, 选择几何形态或标志符号作基本型。 材料:纸、石膏、泡沫板、木材及其他材料。 数量:1个立体模型。 尺寸:200×200×200范围内。
光线造型
课题提示及要求: 1,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源有自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在建筑、环境和灯具设计等领域中,设计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控制光线,来获得最佳光照效果。 2,本课题的设计要求是:通过发现材料的软与硬、粗糙与细腻、新与旧的对比,在光的透射下改变材料原有的视觉特性,在给人的第一印象中体现出材质所蕴含的意境; 3,本课题是一次对于材料的心理效能的体验,重点并不在于对材料原来状态的利用,而在于怎样使材料表面状态通过人的视觉和触觉而产生美感。而对材质感的理解和怎样使材料构成有生命力的形态是工业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材料:各种纸材。 尺寸:300x300x300范围内。
作者:叶丹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书号:ISBN 7-112-07665-X
本书内容包含三个单元 :形态创造、机能造型和材质语言。
3-Dimensional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