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12:29:46 [524]
01
会议简介
革故鼎新,唯变所适。世界从二元空间(物理-人类)演变到三元空间(信息-物理-人类), 逐步进入到四元空间(信息-物理机器人类)。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设计1.0"”到“设计4.0”,创新不再是以单一的技术变革为主导的创新,而是以技术、服务、商业、策略、管理、设计、体验等协同发展的多维聚合式创新。面对新时代、新发展,艺术设计、文化创新与技术产业如何应对,需要跨文化、跨地域、跨学科整合进行共同探讨、协同推进。面对新时代新发展,2022艺术、文化与科技发展大会将邀请跨学科的专家和年轻学者从宽广的领域共同探讨未来发展问题,包括跨文化、人与智能系统、智慧教育、生态设计等,提升艺术实践、设计研究的发展与增进互信。
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承办、国家艺术基金、浙江省文旅厅指导的第一届艺术、文化与科技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国家艺术基金研讨会,将于2022年11月25-2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此次会议旨在聚焦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多视角下的前沿观点,探索基于当下社会发展与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文化与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构建“新艺科”语境下交叉融合的设计学科体系,促进培养设计创新人才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02
日程安排
Part A
周六上午
08:30 开幕式
08:40-08:50 领导致辞
08:50-12:10 主旨嘉宾演讲
08:50-09:30
面向“一带一路”的长沙窑设计艺术创新
何人可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2004-2020)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湖南)主任
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席 教授
09:30-10:10
《SheJi》:面向学科前沿的设计学术期刊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
第八届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
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主席 教授
10:10-10:50
艺术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甘 锋
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
国家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教授
10:50-11:30
群智创新设计
罗仕鉴
教育部国家青年人才
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理事长 教授
11:30-12:10
艺工商融合的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朱旭光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省第一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文化浙江建设)带头人
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
浙江省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教授
Part B
周六下午
14:00-17:20 嘉宾演讲
14:00-14:40
VR and Digital Design
Dr Marc Aurel Schnabel
新西兰惠灵顿大学建筑与创意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
14:40-15:20
智能材料和信息传达的设计研究
陶 冶
浙大城市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
杭州市西湖学者 副教授
15:20-16:00
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研究与应用
左伍衡
应用心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16:00-16:40
感知融合与人机交互设计范式
楼小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副教授
UAIS、IJHCI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HCII、AHFE等学术会议程序主席 副教授
16:40-17:20
ACT数字实践:从农民画数字化到纸币概念设计
张振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艺创小镇工业产品设计实践基地负责人
杭电衢州余东未来乡村农民画艺术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
主持人:施 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03
嘉宾介绍
Part A
主旨演讲嘉宾
何人可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2004-2020)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湖南)主任
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席
何人可教授,2004年6月至2020年6月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2020年6月起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何教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湖南省人民政府徐特立教育奖;2014年9月获评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2018年10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和《长沙窑釉下多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与创新艺术人才培养》等项目。发表CSSCI、SCI、A&HCI、SSCI等论文100余篇。
演讲主题:面向“一带一路”的长沙窑设计艺术创新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
第八届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
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主席
娄永琪,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第八届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主席。
致力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践、教育和研究,积极探索设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角色、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将“设计驱动式创新”应用到城乡交互、产业转型、创新教育、社区营造、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其设计作品和研究成果在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意大利米兰三年展博物馆和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等展出。是MIT出版《Design Issues》学报、Taylor & Francis出版《the Journal of Visual Arts》编委,Elsevier出版《She ji, the Journal of 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创刊执行主编。受邀在 IFI 2017、 IDSA 2016、ACM SIGCHI 2015、Design Strategy 2013等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主旨演讲。先后担任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执委/副主席(2010-2016)、2021第九届IASDR(国际设计研究协会联合会)大会联合主席。获芬兰总统狮子一等骑士勋章、光华龙腾奖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设计40人、新中国70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入选2018年度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019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演讲主题:《SheJi》:面向学科前沿的设计学术期刊
甘 锋
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
国家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甘锋,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国家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美国布朗大学客座副教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在SSCI、CSSCI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中国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奖等。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等。国家社科项目“西方当代艺术传播理论的多维透视”以“优秀”等级鉴定结项。
演讲主题:艺术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一定的思想观念总是通过特定的问题和具体的方法得以体现,任何在概念和范畴的运动中所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都必定按照一定的作为理论原则的思想方法来构架。尝试以艺术学“十四五”规划和科研项目选题为例,阐明艺术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罗仕鉴
教育部国家青年人才
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理事长
罗仕鉴,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青年人才。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智能创意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获得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中国十佳设计推动者和中国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组织和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余项,浙江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为100多家企业进行过产品创新设计,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著作10本。
演讲主题:群智创新设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迎来“工业4.0”,设计也迈入4.0时代。在三元空间(信息—物理—人类)下,社会的群体性在云端以群智方式呈现,用户与设计师的边界日趋模糊,人类的创新设计从强调与追求个体智慧,转化为重视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形成群体使能的互联网协同创新设计新模式。群智创新设计将整合“人本+艺术+文化+技术+商业”,为世界不断地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中国设计理论与风格范式,“讲好中国故事,做强世界产品,传扬中国设计”。
朱旭光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省第一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文化浙江建设)带头人
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
浙江省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朱旭光,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杜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第一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文化浙江建设)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哲社“十四五“规划学科组成员,浙江省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浙江省时尚创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设计奖评审委员、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提名专家、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评委会副主任、中国应急救援创新设计大赛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临平区政协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9项,完成近30个县市文化产业、服务业与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编制。出版著作5部,在CSSCI与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转摘10余篇。应用性成果多次得到省领导批示。教学科研成果荣获6次省政府奖,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获得三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演讲主题:艺工商融合的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Part B
主旨演讲嘉宾
Marc Aurel Schnabel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与设计创新学院院长
Marc Aurel Schnabel,博士,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与设计创新学院院长。在日本最大的创新中心之一“CIC东京”担任领导。推动创造力和创新创业从而实现创新、可持续性和文化责任。曾在德国、澳大利亚和香港工作三十年,因其在计算设计、增强和虚拟现实、数字遗产和智能城市方面的研究而受到认可。曾担任ANZAScA和CAADRIA全球研究机构的总裁。建立了“www.DARA.digital(数字建筑研究联盟)”,通过数字空间的创新设计探索将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联系起来。
演讲主题:VR and Digital Design
陶 冶
浙大城市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
杭州市西湖学者
陶冶,浙大城市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系访问学者。担任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兼任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人机交互专委会执行委员,入选杭州市西湖学者、杭州市特支培养计划。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材料与实体交互技术、人机交互界面、数字工艺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获红点、iF、Ars Electronica等国内外设计奖2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 Advances、CHI、UIST等综合设计领域的顶级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CHI、UIST、DIS、Materials & Design等权威会议与期刊审稿专家。
演讲主题:智能材料和信息传达的设计研究
左伍衡
应用心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
左伍衡,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应用心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以及计算机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美国范德堡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Biswas教授,IEEE FELLOW,合作方向为教育大数据挖掘与用户体验),长期从事计算机、教育技术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智慧教育与学习分析;已出版多部教材和专著并与他人合作在《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和《心理学报》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绝大多数被SSCI/SCI或EI检索;已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并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二十多名(含非全日制研究生)。
演讲主题: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研究与应用
楼小龙
UAIS、IJHCI等国际知名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HCII、AHFE等学术会议程序主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
楼小龙,博士。从事艺术设计学与数字化技术跨学科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多媒体艺术、感知计算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设计与人因工程等。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SCI期刊论文4篇、SCI期刊论文5篇。研究成果曾获得国际人因工程协会年会AHFE2020“最佳论文奖”。长期担任UAIS、IJHCI等国际知名期刊论文评审专家,以及HCII、AHFE等学术会议程序主席。2020年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2项,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网信办重大招标课题、国家局理论研究课题等省部级纵向课题7项。作为主笔人完成的多项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报告获得国家部委和浙江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演讲主题:感知融合与人机交互设计范式
张振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艺创小镇工业产品设计实践基地负责人
杭电衢州余东未来乡村农民画艺术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
张振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会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教育厅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多项。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艺创小镇工业产品设计实践基地负责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余东未来乡村农民画艺术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时光坐标数字影像视觉特效制作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浙江省省级工业产品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核心成员。兼职:上海微诗家居产品设计中心,品牌创意总监;杭州微客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品牌创意总监。
演讲主题:ACT数字实践:从农民画数字化到纸币概念设计
Part C
会议主理人
施 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副教授、副院长
施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一研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2013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访问学者;德国魏玛大学(包豪斯)、日本千叶大学交换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访问。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数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国际期刊Metaverse编委。发表SCI、EI期刊论文和出版专著20余篇(部)。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0余项。作为第一设计者荣获Red dot至尊奖,iF概念设计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奖(2019、2020),中国好设计当代好设计奖,福布斯中国最具商业价值智能设计师入围奖;获聘绍兴市“城市合伙人”,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商业价值智能设计师。
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元宇宙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个人理事,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用户体验工程师(高级),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库成员,浙江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厅评审专家。
04
组织信息
主办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指导单位 国家艺术基金、浙江省文旅厅
05
会议信息
第一届艺术、文化与科技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国家艺术基金研讨会
线上预告
11月28号14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视频号
线上观看
News and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