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12:22:28 [423]
2022年11月2日下午,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系刘玉华老师邀请,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陈为教授在我校钱塘校区10教304会议室作了题为“浅谈科艺可视计算”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数字媒体技术系刘玉华老师主持,我院科研副院长王毅刚教授,携同周志光、吴子朝、余飞、陶秀挺等学院各专业骨干教师,以及校内外众多同行专家、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
陈为教授首先介绍了三元空间的概念,即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将我们所处的物理空间、人类社会、信息空间这三者进行有机地融合与关联,从而为智慧城市、元宇宙、数字化建设等提供服务;进而强调当前科技正在迅猛发展和快速变革,并结合超算、类脑、通用人工智能等诸多案例引出国际科技竞争你追我赶、异常激烈的现状;随后通过气象数据、医学影像数据等大规模科学数据,梳理了科学可视计算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讨论了科技如何与艺术相融合、可视化如何发挥沟通科技与艺术的桥梁作用,并以中国古画大数据为例生动讲解了科艺可视计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我国古代艺术生命力的重要作用。陈为教授儒雅的气度、严谨的论证、渊博的知识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关于科学技术如何与艺术设计、人文社科等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对我院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教师科研合作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报告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与陈老师进行了积极且深入的交流探讨,从中受益匪浅,反响热烈。
之后,陈为教授参观我院大数据可视化与智能人机交互研究所,与研究所的全体师生就当前开展的一系列科研学术工作(包括考古艺术图像图谱构建、知识图谱关系抽取可视分析、三维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文本故事线交互生成、地质构造解释可视分析等)进行了充分互动和深入讨论。在陈老师悉心和专业的指导下,团队师生获益良多、感受颇深。
这次学术讲座的顺利召开,对于我院数字媒体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激发更多的老师、学生更加专注地进行科研训练,追求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我院不同学科师生之间的交叉学科合作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陈为教授个人简介:
陈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数值模拟器”工程科技委委员,中国科协英才计划计算机工作组秘书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发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IEEE/ACM Transactions和IEEE VIS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40余篇。担任国际SCI期刊JVLC副主编、SCI期刊IEEE CG&A、Journal of Visualization编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IEEE TVCG、IEEE TITS和IEEE TCSS客座编委、PacificVis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ChinaVis指导委员会委员。荣获IEEE Visualization年会最佳论文提名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IEEE Conference on CAD&CG大会最佳论文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附讲座主持人刘玉华老师个人简介:
刘玉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大数据可视化与智能人机交互研究所方向带头人,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大数据可视分析与人机交互。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10余项,总计科研经费达3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IEEE Visualization (CCF A类)、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 (CCF B类)、NeuroComputing(中科院SCI分区TOP)、计算机学报 (CCF A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CCF A类)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PacificVis2022 Best Note Honorable Mention(CCF C类)。
News and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