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授的设计思想和对设计的态度的确是狠狠的教育了我一把,我突然觉得我从前做的产品设计都是那么的敷衍,那么的豆腐渣,没几个经得起推敲的。现在再仔细回忆下,点点滴滴有很多,但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Ask why all the time.”,“makingsense”。先说说“Ask why all the time.”,以前做产品设计,虽然也是一步一步来,也有流程有规划,但是每一步都是怎么得出的结论呢?说得出道理么?有些地方常常是说不出为什么的,因为就是我自己凭着一时的思维冲动决定下来的,没有任何道理。所以当最后产品出来的时候,如果追问几个问题,我打来打去总是逃不出几个定死的词语,什么形态啊,功能啊,心理学啊。说不出我到底为什么做出这样一个设计。
先说说Zurlo吧,本以为他是个蛮严肃的人,但一周的互动后发现他相当可爱,作讲座时那不时浮现在嘴角的笑容,在指导过程中突然跑到白板后探出半个头望着大家笑以及那略显生硬的“晚上好”“为什么”。通常我们在设计某样产品时会在同类产品或是相关产品中找灵感,而Zurlo教授打开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out of the box,从音乐、戏剧、文学、绘画等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去发掘灵感,这让我发现设计的过程其实是可以更有意思的,设计时也不要仅仅拘泥于设计领域,将眼界放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佐罗教授把他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给我们好好灌输了一课,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蓝图式调研,我们要out of the box 从更大更广阔的空间来寻找我们的设计灵感,不能只拘束于我们要设计的领域。因此就是这样的理念和设计思想,最终在我们的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例证,我们从大自然,最原始的物质—水,找到了灵感进行设计,最后“灵动”开关也就这样被赋予其美妙的内涵。在辅导中,教授们热情的态度和诚恳的工作作风也打动着我们,他会从我们的陈述中给我们找到很多问题的原因,给我们提出很多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也会饿着肚子把剩下的小组都辅导完,一看时间已经过了七点,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通过晓波老师的帮忙我们还是在顺利得进行交流着,顺利着感受着博士那无尽的思维空间。